不可忽视的高速公路安全管理
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时期,高速公路发生重大事故,其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都十分严重,所以,研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只有一般公路的1/3至1/4,但是由于高速公路上车速快,一旦发生事故,其严重性要大很多,高速公路事故的死亡率甚至是一般公路的两倍。这就需要提高驾驶人的驾驶技术和安全常识,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系数,也需要加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水平。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涉及面广,内容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通安全教育,即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普及交通安全的常识和高速公路的使用知识;二是安全法规建设,完善适用于高速公路的安全法规,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三是道路及其安全设施的验收与管理,对安全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制止和处理各种侵占、破坏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设施的行为,以消除安全隐患;四是其他维护高速公路安全秩序的管理手段,包括纠正交通违章,处理交通事故,道路治安管理,交通污染管理等。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是一个由人、车、路、管理组成的系统问题,这4个因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任何因素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交通安全。其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高速公路上的事故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占95%。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制动性能、转向操纵性能等对交通安全也有很大影响。高速公路本身的构造、安全设施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交通管理,对保障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驾驶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体现在驾驶员缺少高速公路行驶经验,缺乏高速公路交通常识,驾驶员长时间疲劳驾驶,以及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法规意识薄弱,例如:酒后开车、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违章超车及违章装载、车辆间距过近等。在雨雾天气及路面结冰或雨后积水时,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此外,乘车人在高速公路上随意上下车以及擅自在高速公路上穿行都是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
行驶车辆的因素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对于行驶的车辆也有一定要求,不但车况要好,车辆在长途行驶高速公路之前都要进行维护和检查。而轮胎爆裂是我国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的最普遍原因之一,因此引起方向失控的情况十分严重,占车辆引起交通事故的19%,其他的原因包括发动机故障、发动机过热、电气故障、燃料用尽等。此外车速过高或过低对于高速行车都是十分危险的,还需注意行车道的占用,货物运输车辆还需注意载物的规定,不要超载,不要偏载造成离心力过大而发生交通事故。
高速公路自身的因素这个主要从两方面来讲:一是由于高速公路车速高的特点,路面异物或路面破损都可能导致大的交通事故,因此高速公路的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二是指高速公路本身的线形设计和道路结构。其中线形设计与交通事故关系较大,如道路的曲率半径过小、直线距离过长、视距过小、纵坡过大、平纵线形不协调等。
此外,路面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和抗滑性也是影响高速公路安全行驶的原因。
管理的因素高速公路的管理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没有统一的模式,大部分的管理都处于“一路两制”,这使得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职责不清,整个管理极容易出现问题。此外,管理的硬件设施落后,科学化管理水平低,也是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的因素。
细化安全管理办法
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牵涉到方方面面,除了驾驶人、行驶车辆、路面设计等还涉及到重点部位管理和养护管理等许多方面。
对驾驶员加强教育和管理,提高驾驶员的素质。
有关部门针对高速公路的行驶特点,应该对驾驶员进行专项高速公路行驶安全教育,让驾驶员懂得高速公路行驶中的注意事项。也可以在收费站、服务区等地设立公示牌或者宣传牌对驾驶员进行提醒和警示。提醒驾驶员在行驶前应注意制定合理的行车计划,不要疲劳驾驶,不要超速行驶,对车辆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按要求使用安全带。此外,也可利用传单或者其他手段加强对全社会的安全法规教育宣传。对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要保持良好的车况,按时进行保养,及时维修。行驶过程中严禁超速行驶,注意保持车距,严禁超载。对超速、超载的车辆配合交警部门进行必要的处罚,并结合安全教育,使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使高速公路的线性标准设计更符合实际需求。
公路的设计应以一个大于计算行驶速度的速度为标准来计算各种线形指标,这样做虽然工程造价提高了,但交通事故却会下降,社会效益还是比较好的,而且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这样也适应汽车性能不断提高的要求。此外,在道路设计时,选用合适的线形标准,注意道路的平纵线形配合,道路的路面设计及施工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且在道路投入运营后,注意养护与维修,在线形不好的事故多发地带要设立醒目的标志提醒驾驶员注意。
加强对重点部位的检查,杜绝事故隐患。
试运营期间,运营管理单位应会同监理、建设单位,重点对如下部位或地段进行检查:开山劈路两侧的护墙及护墙上部的防落网、截水沟、悬石;高填土路基两侧的防护设施、转弯超高处的防护设施;防眩设施,各特殊路段的警示标志。特别要对匝道的限速标志重点检查,尽量使限速标志前移并使之醒目。
在前期工程的断路地方要对指路标志暂时拆除,将断路标志、禁行标志尽量多设,断路尽头堆沙墙、垒涂有斑马纹的矮墙,以防止快车冲入断路造成重大事故。
重视特殊天气、特别路段的养护管理工作。
风雪天气,需要防雪除冰,在路面撒盐或融雪剂,在冰雪融化期间彻底清理干净,还需防止二次结冰。大雨或暴雨时,高速公路坡底、桥面处易形成水膜的路段,雨季来临前应在原有泄水槽的基础上,多设置一些。对桥面泄水孔要进行清理、疏通。大雾天气要及时调整路上可变标志内容,能见度低于50米时,应立即关闭高速公路相关路段,由专车引导车辆下路绕行,或停放安全地点。
强化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及时修补坑槽。对事故中遭破坏的交通设施及时更换。加强保洁绿化工作,做到“畅、洁、美”。为安全行车创造舒适的条件。
我国高速公路现在正处在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因此高速公路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多研究智能运输系统,将先进的检测、通信、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于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中,使车辆和道路的功能智能化,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行车安全、减少行车污染,将高速公路建设成真正安全、快捷的高速通道,最大化其对社会经济和建设的效益。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自1997年以后进入大发展时期,截止到2011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5万公里。随着高速公路不断建成和投入运营,如何管好、用好高速公路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于是高速公路管理研究应运而生了,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高速公路安全管理。
由于缺乏经验,各地将普通公路的交通管理模式照搬到高速公路的管理上,但高速公路的交通模式大大不同于普通公路,速度高、交通量大等因素,使高速公路管理出现很多新问题。自1988年我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伤人数持续上升。因此,建立适应我国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